兰州殴遗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

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

南方地區(qū)大豆災后恢復生產技術指導意見:及時排水 補施底肥

發(fā)布時間:2016-07-26

目前,南方的降水強度大、暴雨過程多、災害發(fā)生嚴重,部分地區(qū)土壤處于水分飽和狀態(tài),內澇不能及時排出,部分災毀農田需要重種。大豆是救災補種的重要作物。為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,提出大豆災后恢復生產技術指導意見。 
及早落實災后田管措施。對漬害嚴重但未毀壞的大豆田,及時除澇排漬,如田塊面積大且不平整、排水困難,應及時開溝排澇防漬。對前期長勢旺、群體大、有徒長趨勢的田塊,為抑制大豆旺長、增強抗倒伏能力,可在大豆初花前化控防倒,每畝用縮節(jié)胺20毫升兌水20千克噴施,或15%多效唑50克兌水40-50千克噴施。適當增施磷鉀肥,噴施磷酸二氫鉀、葉面寶等葉面肥可防植株早衰,增加粒重。 
及時搶播早熟大豆品種。南方地區(qū)大豆品種類型多樣,近年來,生產上廣泛用春大豆品種代替夏、秋大豆品種,仍可獲得高產。合理確定播期,晚夏播大豆補種時間在7月25日之前;有種植秋大豆習慣的地區(qū),可在7月中旬至8月10日前秋播大豆。合理選擇品種,補種大豆品種可選擇早熟夏大豆品種;部分地區(qū)可用生育期更早的春大豆品種代替。為不影響下茬小麥、油菜播種,秋播大豆也可選用春大豆品種代替秋、夏大豆品種。 
分類指導加強田間管理。一是搶時搶墑播種。澇災發(fā)生后,要及時排干田間積水,搶時播種,播種時間越早,一般產量越高。對沒有灌溉條件的地區(qū),要根據天氣預報,搶在梅雨季結束前播種,防止遭遇干旱天氣影響。二是施足底肥,增施速效肥。一般每畝用25千克復合肥再加5千克尿素作基肥。出苗后可根據植株長勢,每畝追施尿素5千克1-2次,也可葉面噴施速效肥。三是適當增加密度。正常夏播大豆畝種植密度在1.3萬株,晚夏播大豆畝種植密度可增加到1.7萬株左右,如果用春大豆品種代替夏、秋大豆品種,畝種植密度可增加到3萬株左右。四是化學除草。播種后用乙草胺、都爾等進行封閉除草,可在出苗后選用適宜的除草劑防除大草。五是加強病蟲防治。由于遲播大豆生長發(fā)育期氣溫高,各種病蟲害發(fā)生較重,要加強病蟲害防治,重點是防治斜紋夜蛾、棉鈴蟲、卷葉螟、紅蜘蛛、豆稈黑潛蠅等,開花結莢期注意防治豆莢螟。六是及時收獲。秋天空氣干燥,大豆葉片落黃后要及時收獲,防止炸莢。

    (來源:中國農資)

上饶市| 炉霍县| 上犹县| 云林县| 黑水县| 漯河市| 红原县| 长葛市| 永新县| 平和县| 太仓市| 丹阳市| 南岸区| 从化市| 泸西县| 东辽县| 电白县| 霍林郭勒市| 南充市| 湄潭县| 马公市| 呼和浩特市| 乳山市| 上蔡县| 靖西县| 邵东县| 石狮市| 聊城市| 石泉县| 博罗县| 安溪县| 曲麻莱县| 竹山县| 杭州市| 德阳市| 民权县| 思茅市| 高淳县| 正蓝旗| 高安市| 淄博市|